花海魚塘 及 紅磚拱橋
顧名思義,虎地坳村這片由鳳眼藍形成的花海以往曾為居民上世紀中末期曾經養魚的地方。魚塘的前身相信是上世紀初期為九廣鐵路提供磚塊的羅湖磚廠燒磚者前來挖掘泥土而造成的圓形坑洞,形成天然貯水小塘。魚塘分為兩邊,內建三條管道作引水之用,與鄰近的梧桐河河網相連。中間建有小路縱橫,方便居民日常於村內穿梭。若細心觀察,可見連接兩邊魚塘的為一座小小的紅磚拱橋。其紅磚上印有著名九廣鐵路「KCR」的英文縮寫,相信是當年居民就地取材,應用燒磚者留下來的工業產物建成。時至今天,虎地坳村裹仍可找到零碎的九廣鐵路磚頭痕跡。小橋貫通雙邊魚池,即使在水流較大的時分,亦得以令兩側水位保持平衡。直至70-80年代時,虎地坳村觀賞魚養殖業逐漸式微,魚塘亦隨之而荒廢,取而代之的便是生命力強韌的野生鳳眼藍了。
一般每逢5月至10月之間一共開花兩次。花季期間這裹頓時煥然一新,為魚塘換上一年兩度的新衣裳,變幻成一大片紫藍色的花海,在花期約一個月左右的時間盡顯鳳眼藍盛放的美態,大放異彩。
鳳眼藍(學名Eichhornia crassipes (Mart.) Solms ),又稱布袋蓮,原生於南美洲,是常見的水生觀賞植物。其高度由半米至一米不等。葉身偏厚,多呈寬卵形的綠色平滑面,擁有密集的葉脈。葉柄中空膨大,如同葫蘆一樣,內具多個氣室令其可以浮在水面,故又名水葫蘆。以往曾用作有機肥料和動物飼料,也可吸收水中的重金屬及污染物等有毒物質,有助淨化污水。
鳳眼藍十分粗生,多見於淡水水域,能抵禦嚴苛的環境條件,甚至可在受污染的水源生存。由於它繁殖速度驚人,蔓延能力強,可輕易覆蓋水面,阻擋陽光和氧氣進入水中,構成影響其他水中生物的威脅,屬於入侵物種。遠挑花海魚塘,鳳眼藍彷彿築成一塊巨型浮墊,猶如可以行走在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