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虎地坳村故事館卡板畫展新顏
保育須不斷創新,讓廢物再生。在垃圾站回收的卡板上作畫已不易,還要用天然植物汁液上色更困難,但這些都難不倒上水虎地坳村的環保義工。經過數月的努力,克服工序繁複、卡板喜歡索油的特性,他們別出心裁的卡板藝術畫將於虎地坳村故事館外展出,料成為虎地坳村遊客打卡新景點。為期2年的虎地坳村文化復育計劃內設立的故事館將於10月29日開幕,屆時環境保護署嘉賓會進行揭幕儀式和頒發感謝狀予為故事館貢獻的村民和義工。
一眾卡板藝術畫開荒牛,左起:義工阿May、葉生、福利會主席廖志協和復育計劃社區工作員馬勁富,他們左方的幾幅試驗卡板畫與前方的精緻卡板畫見證成功是來之不易。特約記者 梁美儀攝
文化復育計劃為期2年
上水虎地坳村擁有豐富的生態寶藏,十多年前已被劃入新界東北發展藍圖。服務該村多年的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今年3月成功申請鄉郊保育辦公室(鄉郊辦)鄉郊保育資助計劃款項194萬元,進行為期2年的文化復育計劃,包括復修百年歷史的七彩古井、舉辦導賞團、歷史工作坊和設立故事館。虎地坳村故事館面積約700呎,展示上世紀初葉KCR(九廣鐵路)在虎地坳開礦的歷史、中葉的農耕情況,以及節日性活動、百年古井、KCR紅磚拱橋、高腳屋、花海魚塘、桃花山、戰壕、螢火蟲基地及蝴蝶園等有關的文字和圖片,還有文物、農具和模型。
故事館室外設計了一幅約40呎長、兩層高的環保藝術卡板畫牆。虎地坳村文化復育計劃社區工作員馬勁富解說,環保藝術卡板畫牆用卡板作物料有段古,故事館附近有一排爛屋,原想用地盤黑網遮蓋,後來看見有村民的侄女結婚,把卡板噴上油漆作結婚裝飾牆,便靈機一觸,用垃圾站的卡板遮掩爛屋竟獲好評。此外,大家又構思將卡板化身為藝術畫與故事館並立,既環保又廢物利用;然而困難便隨之而來,卡板作畫用漆油不環保,想過用扎染等但都不可行。
故事館外牆壁畫介紹該地與老虎有關的故事,居民福利會主席廖志協娓娓道來。
採用多種天然顏料作畫
最後大家想到何不就地取材,虎地坳村植物和礫石多的是,可榨汁成天然顏料,所以由6月尾起便試驗用大紅花、紫薇花、火龍果等榨汁作顏料在卡板上色,火龍果糖粉多、濕度高,涂上卡板反而引來螞蟻,改用紅菜頭。而六、七斤的蟛蜞菊只能榨出一小杯汁液,改為用薑黃粉,這些「試驗板」已保留下來作歷史見證。經過個多月摸索,終於研製出一套植物調色:啡色用礫石溝樹脂、靛藍色用碟豆花、泥黃色用牛奶溝薑黃粉等等,最難是綠色,因葉綠素容易流走,經多番實驗終於用綠茶粉溝薑黃粉等汁液成功研製出不同的綠色。9月23日起義工開始作畫,約2至4人為一組,當中只有幾個有畫畫基礎,大多是第一次嘗試,但他們都很努力互相學習。30多塊卡板藝術畫會讓公眾評審3個月,並設獎項以鼓勵義工。
虎地坳村居民福利會主席廖志協說,福利會在復育計劃中是協辦角色,欣喜義工們的畫作觀賞性強,可見要創新,就要開放出來,讓新舊義工在懂與不懂間任意創作,思路就如泉湧,這是成功的要素。他透露,故事館和附近村屋已列入早年新界東北發展藍圖,2023年清拆,故事館現屬臨時性,他日會另覓地方重建。
虎地坳村故事館展示上世紀初葉九廣鐵路在虎地坳開礦的歷史、昔日農耕情況和百年古井等圖片、文物和模型。
義工們雀躍說創作成果
義工們談到自己的成果都十分雀躍。Annie畫桃花山的桃花,她說卡板上色比紙張花幾倍時間。做開屏風家私雕刻的葉先生,繪畫古典萬字和壽字花紋手到拿來,他說最難是溝色。董生夫婦師承嶺南畫派,他們畫了虎地坳盛開的鳳眼藍。Anna畫了4隻動物,兩個孫喜歡的比卡超和獨角獸,而另一個孫生肖屬豬和其妹喜歡的貓。韓國成長的兩名女華僑義工畫出韓國鼓和設計了歡迎光臨等韓日英多國文字版本。(特約記者梁美儀)
頂圖圖說:義工們別出心裁的卡板藝術畫將成為虎地坳村打卡熱點。
來源:
香港商報:虎地坳村故事館卡板畫展新顏
http://www.hkcd.com/hkcdweb/content/2021/10/28/content_1302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