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平平無奇的紅磚橋、水井、舊屋,當中原來大有來頭。兩年前,路德會社會服務處項目發展主任麥鋒慈跟隨虎地坳村居民福利會主席廖志協(協哥)和村民列安邦(列哥)走訪上水虎地坳村(又稱「虎地㘭」)時,聆聽著一個個古蹟背後的故事,了解保育生態村民的付出,令他感動不已,不禁想為留住這條村的歷史和生態出一分力。投身虎地坳參與保育計劃後,讓他更加驚喜:「不知道是不是與『虎地坳』這個名字有關,這裏真的是『臥虎藏龍』呢!我始終認為『人』是一個地方的靈魂,透過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會令這個地方活現出來。」
虎地坳村居民福利會主席廖志協(右)與路德會社會服務處社區工作員馬勁富(左)和助理張可宜(中)介紹全新開幕的虎地坳故事館。(陳仲明/大紀元)
一年前的冬日到訪虎地坳村,正值士多啤梨收穫的季節。上水虎地坳村的村民芳姐,將一顆雪白的士多啤梨塞到筆者手上,笑著邀請品嚐:「來嚐嚐新鮮自家種的日本奈良淡雪士多啤梨啦,外邊賣到好貴的喔!」甜入心的不只是這顆士多啤梨,還有虎地坳村民濃濃的人情味。轉眼之間又到了士多啤梨的季節,芳姐今年要接待的客人更多了,隨著「虎地坳村文化復育計劃」的展開,更多過去不為人知的虎地坳景點被發掘,集眾人智慧重現昔日活力,鼓勵到訪者重新認識這條非原居民鄉村的過往。
虎地坳村民種植的日本奈良淡雪士多啤梨。(陳仲明/大紀元)
寮屋建成故事館 展示歷史遺跡和當年農耕生活
步入虎地坳村,隨著指示牌前行,不知不覺就到了村內的民居,色彩繽紛的壁畫為原本不起眼的寮屋增添了生機,如今村中的壁畫共有12幅。社區工作員馬勁富(阿富)見證著虎地坳村的變化,隨同村民、義工一齊一手一腳活化鄉村,尋找往昔的記憶,考證當年的歷史。
壁畫展示虎地坳特色風景花海魚塘和KCR紅磚橋。(陳仲明/大紀元)
義工們為寮屋添上色彩。(受訪者提供)
兩年前,路德會社會服務處項目發展主任麥鋒慈(左二)跟隨虎地坳村居民福利會主席廖志協(右二)和村民列安邦(右一)走訪上水虎地坳村時,被村中古蹟吸引,村民故事感動。(陳仲明/大紀元)
由村民住所改裝的「虎地坳故事館」,仍保留原來的寮屋外觀和結構。故事館共分為三個展館,展出昔日村民的農具和生活用品。阿富指著一個類似獨木舟的用具說:「這個可不是獨木舟,過去的村民將人畜的糞便作為肥料,就會用它來收集後再送到菜田施肥。」他解釋著犂、鍬、耙、叉等農具的用途,並展示了一幅由村民繪製的虎地坳地圖,上面標註了羅湖磚廠的位置,示意往昔的農田與河流,還有穿過村落的火車道,還原當年農耕生活的模樣。
虎地坳故事館展出犂、鍬、耙、叉等農具。(陳仲明/大紀元)
虎地坳故事館外牆壁畫。(陳仲明/大紀元)
虎地坳故事館展出村中歷史。(陳仲明/大紀元)
虎地坳故事館展出的村中高腳屋模型。(陳仲明/大紀元)
令阿富印象深刻的一個村中古蹟——供奉文武二帝及魁星的文明廟,已經日久失修,惟可用模型還原其原有的模樣:「這是文明廟的模型,現在已經看不到完整的文明廟了,因為擔心坍塌的危險,廟宇已經被圍封。這是一間少有的三進式廟宇。」他提到,如今訪客在現場可見一棵大榕樹,村民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空中之樹」。因為2018年超強颱風「山竹」過後,它所依附的建築物坍塌,但大樹沒有倒,維持環繞廟宇的形狀,由此得名。
由過去到未來,最後一個展館擺放由香港中文大學建築系學生設計的圖樣,這是他們在教授帶領下研究虎地坳村的成果之一,他們在考察過程中發現了很多虎地坳村的生態價值和歷史遺跡,根據現狀構想了虎地坳村的發展方向,希望未來可以發展成一條特色的旅遊村,設計出「再生花園」等循環生態系統,希望實現城鄉共存。多年來不遺餘力帶導賞團、參與學生田野考察課程的協哥認為,學生們的創意值得鼓勵,也盼望這些設計有朝一日可以成真。
使用天然顏料繪製的卡板。(陳仲明/大紀元)
研發天然顏料繪卡板
在虎地坳故事館外,有一排約40呎長的藝術卡板,由義工手繪他們心目中的場景和圖案。協哥提及,原本只是計劃找一些廢棄的卡板來為爛屋「遮醜」,為了讓卡板好看一些,他提議在卡板上作畫,但刺鼻的漆油既不環保又傷身,於是建議就地取材,尋找天然染料。這一提議引發了眾人的興趣,村民提供了礫石粉、蝶豆花、火龍果、大紅花、紅菜頭、薑黃粉、綠茶粉、蟛蜞菊等等顏色豐富的天然染色材料,調色過程亦頗費心思。協哥講述,不同的顏色調和次序和份量不同,都會出現顏色差異,有的果實糖份高,還會引來螞蟻,更多的顏色是不穩定,容易褪色。歷經多次失敗,眾人才研發出一套適合的天然染料調配方法,為卡板上色。
路德會社會服務處項目發展主任麥鋒慈(左)和虎地坳村居民福利會主席廖志協參與天然染料卡板繪製。(受訪者提供)
村民使用胭脂樹種子調配出紅色。(受訪者提供)
另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是如何將卡板的畫作保持色澤,天然樹脂價格高,600元只能買到4公升樹脂,僅僅夠油漆兩塊卡板,成本太高,於是他們決定採用不同的方法保存顏色,只有少量最易褪色的顏色用樹脂,其它顏色會用石膏、水性固漆等等保持顏色的穩定性。這批彩色卡板圍牆,在義工們的創意下,如今也成為了故事館藝術品的一部份。在未來將展開的社區工作坊,村民將公開天然染色的研究內容,給來訪的公眾體驗天然染色之樂。
義工為卡板添上色彩。(受訪者提供)
規劃遊覽路線 開放大門邀公眾認識村中歷史
早在2014年,虎地坳村民已有開導賞團的想法,源於虎地坳村曾被劃入新界東北新發展區,村民希望保育村落不遷不拆。協哥回憶,最初村民成立的「居民福利會」,以福利會的名義開始舉辦「盂蘭導賞團」,將村中的民俗文化介紹給公眾,但因人力物力有限,村中的基礎設施不足,導賞團的活動受到侷限。他和福利會副主席陳耀安、村民列安邦深入考察了村中的歷史和生態,發現了極具研究意義的清朝重修古墓、七彩古井、九廣鐵路羅湖磚廠遺址、二戰時日軍入村拆屋「六間遺痕」遺址,並邀請中大教授、學生前往研究。直至兩年前遇上路德會社會服務處項目發展主任麥鋒慈,由路德會協助申請鄉郊保育資助計劃,方在古蹟保育和導賞團安排方面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得到的資金用以修復七彩古井和興建故事館,並計劃展開一系列工作坊。
古井修復過程。(受訪者提供)
協哥透露,古蹟保育是虎地坳保育的第一步,另一方面他們在村中種植了大片桃花樹,並保留村中的鳳眼藍魚塘,還展開了生態研究路線,他和列哥觀察並記錄村中出現的珍稀動植物、植物的生長周期、鳥類的遷徙痕跡、螢火蟲的出沒地點等等,希望在明年有更多保育消息公諸於世。
使用KCR磚砌成的紅磚橋,見證羅湖磚廠歷史。(陳仲明/大紀元)
KCR磚。(陳仲明/大紀元)
隨著虎地坳村保育計劃的展開,麥鋒慈與一眾同事自三月起展開了對村民口述歷史的記錄,並翻查資料考證村中的相關歷史,從香港資料檔案館得到資料證實1923年羅湖磚廠向大埔理民府田土廳買地,在虎地坳設立羅湖磚廠,當時政府要求羅湖磚廠每日生產7500塊磚,用以興建九廣鐵路和沙頭角支線設施。
工人在虎地坳生活時,挖了一口水井,就地取材七彩礫石,未用任何黏合劑,純粹運用力學原理築砌而成,時至今日水井還狀況完好,在陽光的照射下會閃爍七彩的光芒,村民因此將其命名為「七彩古井」。古井的倒影還形成獨特的景觀,驟眼看尤如一枚銅錢。負責設計古井標誌的村民廖志文,因而將銅錢的形狀融入標誌設計中。
一眾嘉賓在古井重修開幕儀式上即場繪製「七彩古井」路牌。(陳仲明/大紀元)
開幕儀式上完成的七彩古井路牌。(陳仲明/大紀元)
古井的倒影形成獨特的景觀,驟眼看尤如一枚銅錢。(陳仲明/大紀元)
負責設計古井標誌的村民廖志文,將銅錢的形狀融入七彩古井標誌設計中。(陳仲明/大紀元)
在本次的計劃中,維修古井是一大任務,歷經多個月的努力,團隊進行了平整連接古井和主要行人路的路面,並拓寬了古井周邊的外牆,增加了護欄,接下來將為古井加設活動上蓋保護。古井日前已正式對外開放,該處亦即將成為導賞團路線的其中一個景點。
維修工程拓寬了古井周邊的外牆,增加了護欄。(陳仲明/大紀元)
歷經多個月的努力,團隊進行了平整連接古井和主要行人路的路面。(受訪者提供)
古井日前已正式對外開放,該處亦即將成為導賞團路線的其中一個景點。(陳仲明/大紀元)
協哥稱,這個古井仍未被評級,如今他們透過計劃先將古蹟的配套做好,盼日後有助評級。他亦期盼將虎地坳發展成旅遊村落,給予更多人認識村中獨具特色的文化和景觀。
*********
在兩年間與村民、義工相處的過程中,麥鋒慈形容虎地坳是「臥虎藏龍」之地,發現村民和義工們與別不同的才華,為活化村落出謀獻策,過去認識古蹟只是靜態的形態,是透過人與人的互動才讓這些古蹟有了更深遠的價值。協哥作為計劃的重要聯絡人,他感恩村民能夠齊心支持計劃的進行,讓出自家的牆壁給義工畫壁畫,熱心招待來訪的客人。他寄語:「想保育一個地方,就要有開放的胸襟,才會讓這個地方有認受性,現在的復育都是一件好事,我們知道自己做的是一件正確的事就繼續做下去吧!」◇
虎地坳古井修復開幕日村民與義工合照。(陳仲明/大紀元)